文:向善财经 作者:刘能
对于白酒和泸州老窖而言,这到底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还是最坏的时代?
自今年以来,我国白酒行业和白酒市场进入了新一轮的关键调整期。除茅台外,从以舍得、国台、习酒和郎酒为代表的中端、次高端白酒,到以五粮液、泸州老窖为代表高端白酒品牌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价格下降或倒挂。其中,五粮液和泸州老窖拿来对标飞天茅台的第八代五粮液、国窖1573更是一度跌破千元市场价格带。
【资料图】
但是在这种白酒库存堰塞湖,价格大面积倒挂的市场背景下,泸州老窖的董事长刘淼和总经理林锋却在前不久召开的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上,豪言道“目前是泸州老窖面临的历史上最好机会,进攻的时候已经到了……”
这不禁令人疑惑,主力品牌国窖1573的价格倒挂问题还未彻底解决,怎么泸州老窖就到了进攻的时候?
泸州老窖的矛盾:“没有压货”与“价格倒挂”
在股东大会上,有机构投资者提到,泸州老窖今年渠道库存上升,调研发现高于正常水平。由此对明年产生一定担忧,今年会不会是为了业绩达标有压货行为,从而导致明年释放库存带来一定压力?
泸州老窖董事长刘淼回应道,泸州老窖销售上没有要去压经销商的货,不存在为明年刻意准备什么。相对于过去,可能是要高一些,但实际上是渠道库存整体良好”。紧接着,总经理林锋补充称,他并没有觉得泸州老窖库存有多高,“其他部分酒企的产品,在四川本省基本是百亿以上销量大单品,而泸州老窖在四川也才50亿。”
基本对应上了刘淼在今年五月份泸州老窖业绩会上透露的“公司目前库存情况良性”,以及泸州老窖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李勇表示的“当前发货进度按照销售计划顺利推进,渠道库存在安全库存以内”等市场消息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泸州老窖没有向经销商压货,且库存情况良好,但是国窖1573的价格倒挂又该如何解释?
要知道,白酒价格倒挂潮出现的直接原因,就在于过去三年,上游酒企对下游经销商渠道压货的规模积累,远远超出了经销商卖货的速度,以至于其为了完成酒厂的任务或回笼资金、降低风险,就只能低价向批发渠道放货,最终引发了现在白酒市场价格下降或倒挂浪潮的出现。
不过有意思的是,在这方面,向善财经注意到不只是泸州老窖,包括舍得在内的多个品牌酒企在回应今年的库存情况时,都选择了与市场价格表现相反的回应“终端动销情况不断向好,社会库存整体保持在合理水平”“公司生产经营、市场销售情况一切正常”。
对此在向善财经看来,由于半年报即将发布,所以在不考虑故意误导投资者们的情况下,品牌酒企们的回应可能说明了两种情况:一种是泸州老窖们的渠道库存情况确实良性,但相应的价格倒挂却又无法合理解释。
所以最有可能的就是第二种,即白酒企业们的经销商体系再度为上市酒企的业绩表现做出了巨大的缓冲,也就是渠道经销商们顶着压力再次接纳了品牌压货,所以酒企本身的库存增长就会处于正常区间,而且反应到即将到来的二季度财报数据方面也可能不会大幅变脸,更重要的是品牌酒企们的前后回应似乎就联系起来。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品牌酒企们要做的是加大对经销商的补贴、帮助渠道清理库存,甚至是适度地放宽价格底线……
事实上,去年泸州老窖还曾因为京东自营在双十一期间,将“国窖1573”的价格底线大幅拉低至1009元,严重影响了泸州老窖的品牌价值和产品价值,因而选择发函暂停与京东的相关合作。但截止到今年的7月9日,泸州老窖京东自营官方旗舰店的“国窖1573”52度500ml单瓶经典装的价格为1079元,较泸州老窖官方旗舰店的同款国窖1573的预估到手价少了整整一百元。
更夸张的是,现在京东上的不少中小烟酒行已经将同款国窖1573的价格压到了千元以下……
然而面对战略产品国窖1573的价格大幅下降甚至倒挂,这一次泸州老窖的反应却相当“温柔”。今年6月16日,泸州老窖发布了一则关于停止对全国经销商供应国窖1573经典装的文件通知。对此,有业内经销商猜测,泸州老窖此举不像是催促经销商打款,更像是“停货保价”,即在当前的市场淡季,通过调节国窖1573的市场供需规模,进而稳定品牌波动的市场价格。
从客观来看,泸州老窖的保价举措似乎已经取得了一定效果。毕竟在此之前,有中小烟酒行在京东上已经将国窖1573拉低至了900元以下,现在出现了明显的回升。不过依然需要注意的是,当前白酒社会渠道库存的偏高并不仅仅源于上游的压货,更在于下游市场消费端的乏力。
但这还没完,据泸州老窖的总经理林锋判断,今年春节之后一直到6月,整个酒类行业感觉是对过去三年累计的消费效应的释放,所以今年上半年对于一部分特别优秀的白酒企业而言,不算有什么太大问题。但是今年6月份以后,困难可能体现出来……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泸州老窖为何还要选择“进攻”?
//从“保四争三”到“保五争四”,泸州老窖的“探花梦”何时成真?
关于泸州老窖的逆势进攻,原因很简单:再不进攻,泸州老窖和刘淼喊了很久的“重回前三”的白酒探花梦,可能就要被彻底拉开差距了。
数据显示,在此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虽然泸州老窖的营收规模远不如洋河股份,但整体却也高于山西汾酒,位列行业第四的宝座。然而到了2022年,泸州老窖实现营收251.2亿元,低于洋河股份的301亿元,同时还低于在山西汾酒的262.1亿元,山西汾酒的营收规模实现了自2014年以来对泸州老窖的首次反超。
要知道,和泸州老窖一样,汾酒集团董事长袁清茂也曾在多个场合提到汾酒要做到“三分天下有其一”,甚至在五四青年寄语中还提到了“汾酒复兴”。
同样是争夺白酒前三的宝座,一边是高歌猛进,另一边却是脚步放缓,对比之下再看泸州老窖和刘淼“重回前三”的豪言壮语,着实有些尴尬。
回到今年一季度,泸州老窖营收同比增长20.57%,高于同期洋河股份和山西汾酒的营收表现。乍一看似乎颇为不错,但问题是其营收规模仅为76.1亿元,而山西汾酒在2022年一季度营收规模超过百亿元的背景下,2023年实现同比增长20.44%,至126.8亿元。
很明显,泸州老窖与山西汾酒们的市场差距依然在不断拉大。
那么泸州老窖的故事为什么越讲越乏力呢?原因有很多,但在向善财经看来最关键的恐怕是其品牌高端化的稀缺故事存在无法调和的BUG。
大家都知道,在近年来白酒品牌高端化转型的行业热潮带动下,不断有品牌以飞天茅台为价格锚点,推出了各自的高端化白酒产品。但真正能和飞天茅台一样稳居千元价格带,且被市场消费者所广泛认可的,还属第八代普五和国窖1573等。
原因无他,抛开大多数品牌共有的历史底蕴外,国窖1573们还具有和飞天茅台一样的天然稀缺性,这是高端化的最基本产品要求。
就像茅台镇和独特的赤水河自然环境造就了茅台的品质和稀缺性那样,泸州老窖的中兴产品“国窖1573”是以明代1573年的国宝窖池为卖点,在上市之初,泸州老窖一直强调“国窖1573”出自百年以上的明清老窖池,基酒产能极限仅为3000吨。正因为稀缺,所以泸州老窖和国窖1573靠着偏“饥饿”营销玩法,品牌价值得以快速建立,市场消费者才愿意为之买单。
但问题是,和产能始终有限的飞天茅台相比,随着国窖1573在千元价格带的品牌力稳固,其产能却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快速的飙升和增长。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2020年国窖1573的单品销售额达到了130亿元,占全年总营收的78.1%。有媒体就以此倒推出了当年国窖的销量可能已经超过了7000吨。
而如果按照泸州老窖此前发布的计划,2020年“国窖1573”的产能将达到1.5万吨,2025年产能达到2.2-2.5万吨。这或许和公司之前一直强调的百年窖池3000吨基酒极限(最多对应6000吨成品酒)相差太多。
所以想要实现产能目标,泸州老窖可能就需要使用百年以下的窖池,如3086口30—50年的老窖池和5381口50—100年的老窖池用来生产国窖1573。事实上,泸州老窖曾在2016年宣布拟投资74.14亿元建设酿酒工程技改项目中表示,技改项目新建窖池不是用于生产高端基酒,而是在新建窖池后,将用于生产中端产品的老窖池置换出来,专注于生产高端基酒。
至于原有的中低端产能,泸州老窖在去年7月份又宣布投资实施泸州老窖智能酿造技改项目(一期),旨在加速新窖池的培育,将新建产能投入到中低端产品的生产,从而实现置换此前生产中低端产品的窖池,以投入到国窖1573的生产中去。
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为了国窖1573的产能销量,原来的中端产品窖池将可能会用来生产高端基酒,而新窖池将替代原本的中端产品窖池。换而言之,国窖1573品牌成了类似于方便面外包装上的华丽图片,实际的酒体品质和过去相比,可能一切还要以实物为准。
然而更尴尬的是,如果泸州老窖想要继续保持高增长,就很难离开营收主力军的国窖1573的增长带动,但问题是在价格方面,如果茅台不提价,国窖1573几乎很难独自提得动价,所以想要保持高增长就只能横向增加销售产能。
可产能增加过多,又会影响其市场稀缺性,反过来抑制国窖1573的品牌调性,所以这就形成了一个前后为难的增长死循环。
事实上,此前就有投资者们向泸州老窖方面提问道,国窖1573量价怎么平衡?
但遗憾的是,泸州老窖方面并没有明确回应,只是含糊表示“量价平衡是各家企业都希望解决的问题,站在国窖1573 的产品定位上看,量与价相辅相成,有量才有价,有价才有量。公司会把握好量价平衡”
很明显,泸州老窖们已经意识到了国窖1573的增长逻辑问题所在,这无疑是一个好的消息。不过“知道”并不代表能“做到”,泸州老窖们究竟该如何破局,依然是个未知数。
但无论如何,对于像泸州老窖这样的实力品牌酒企而言,过往的积累使其拥有了更多试错的机会,所以只要能撑过当前白酒市场的困境,泸州老窖的白酒探花梦未尝不能在未来成真落地……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已公开的资料信息,展开评论,但作者不保证该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及时性。另: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与否须自行甄别。
关键词: